487、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,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。扑救时,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,并戴好防毒面具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答案:A
分析: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》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: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、受热或与水、酸接触时,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,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,在扑救火灾时,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,并戴好防毒面具等。
遇热、遇潮容易引起燃烧、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,在装运时应采用( )措施。
在物质变化过程中,生成新物质的变化,称作物理变化。 ( )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、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,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。 ( )
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、销售、购买、进出口、运输、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、购买,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《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》 。 ( )
装卸腐蚀性物质的现场,应依据货物特性备有( )或苏打水、稀醋酸,以备急救。
装运大型气瓶的车辆必须配置活络插桩、三角垫木、( )等工具。
道路运输腐蚀性液体货物,可选用专用罐车或罐式集装箱。 ( )
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,挥发量增加,易燃易爆性( )。
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,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。 ( )
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,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。 ( )
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是压缩气体,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是液化气体。 ( )
不属于着火源的是( )。
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》( GB6944-2005) 中,第3类易燃液体不分项。 ( )
道路运输甲醇的车辆发生阀门泄漏时,首先应( ) ,再通知本单位或有关部门。
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,着火时,不得用( )扑救。
《包装储运图示标志》 ( GB191) 中,图示标志名称为“禁用叉车”,表明不能用升降叉车搬运的包装件。 ( )
国务院第344 号令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中所称的危险化学品是指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(GB12268-2005) 9 类当中的 ( )类。
国家实行( )登记制度,并提供安全管理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、信息支持。
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,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。 ( )
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》( GBI3392-2005) 规定,标志灯按安装方式分为磁吸式、顶檐支撑式、金属托架式3 种。 (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