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8、氧化性物质撒漏后,应使用( )工具来收集处。
A、惰性材质
B、金属
C、纸质
答案:A
分析: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》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:在装卸过程中,由于包装不良或操作不当,有部分氧化性物质撒漏,应使用惰性材料工具轻轻扫起,另行包装。这些从地上扫起重新包装的氧化性物质,因接触过空气,为防止发生变化,不得同车发运,须留在发货处适当地方,观察24小时以后,才能重新入库堆存。
道路运输剧毒危险货物时,驾驶人员中途不得( )。
汽车罐车运输在灌装时,灌装流速过快极易积聚静电,一旦发生静电放电,就可能引起可燃性蒸气的燃烧爆炸,后果严重。因此装运易燃液体的罐车( )。
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处理,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。 ( )
在一个大气压下,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时的温度称为沸点,运输温度不得高于危险货物的沸点。 ( )
运输包装标志是在收货、装卸、搬运、储存保管、送达直至交付的运输全过程中( )的重要基础。
装运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时,若发生包装破损,撒漏物( )。
在个别情况下,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可以承运一次性或临时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。 ( )
装运液化石油气的罐车,当罐车内温度达到( ) 时,应采取遮阳或罐外冷水降温措施。
一般( )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。
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,( )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。
扑救遇水反应产生剧毒、腐蚀性气体的危险货物火灾时,应穿戴防护用品和自给式呼吸器。 ( )
爆炸品通常采用( )灭火。
严禁超范围运输危险货物,严禁超载、超限。 ( )
遇水反应产生易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着火时,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。 ( )
国务院第344 号令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 规定,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,应当( )。
驾驶易燃液体运输车辆的人员( )。
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》(GB6944-2005) 中,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。 ( )
具有氧化性的货物,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作为衬垫。( )
道路运输汽油的车辆着火时,不能使用( )灭火剂。
国家实行( )登记制度,并提供安全管理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、信息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