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云贝驾校网 >> 危险品从业资格考试 >> 试题分析 >> 第181题

181、感染性物质(第6.2 项)是指( ) ,包括生物制品、诊断样品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、生物体和其他媒体,如病毒蛋白等。

A、含有病原体的物质

B、不含有病原体的物质

C、特殊情况下含有病原体的物质

答案:A


分析: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》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八中得出:有机毒性物质遇明火、高热或与氧化性物质接触会燃烧爆炸,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,加剧毒性物质的危险性。感染性物质(第6.2项)是指含有病原体的物质,包括生物制品、诊断样品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、生物体和其他媒体,如病毒蛋白等。


下一题上一题

《包装储运图示标志》(GB191) 中,图示标志名称为“此面禁用手推车”,表明搬运货物时此面禁放手推车。( ) 对火灾中抢救出来的赤磷要谨慎处理,因为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,变成易于自燃物质。 ( )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时,无论使用何种材质的容器,只要能确保不破损即可。 ( ) 液体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,应使用( )保护面部。 运输盛装碳化钙(电石)的钢桶中通常充入( ) 稳定剂,确保运输安全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,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,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。 ( ) 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,应佩戴防毒面具,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。 ( )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,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( )灭火。 由托运人负责鉴定货物的性质,当托运危险货物时,应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。 危险货物的衬垫材料应具备缓冲、吸附和缓解作用。( ) 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,( )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。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、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,极易产生静电,应及时排除。因此,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。 ( ) 因铁制容器坚固,可以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损坏,故所有危险货物均应用其包装。 ( )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,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,称作化学变化。 ( ) 某类危险货物除具有主要特性外,还具有一些次要特性,也称为副特性,即次要危险性。危险货物的副特性( )酿成大事故。 装卸硫磺时,不小心皮肤接触,可用( )处理。 道路运输酒精的车辆着火时,应采用( )灭火。 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(GB12268-2005) 中的编号采用4 位的联合国编号(UN) ,备注中的编号采用5位的中国编号(CN)。 ( ) 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,是采用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。 ( ) 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,未经清洗、消毒处理的,必须按( )条件办理托运。